<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English English加入收藏/网站地图您好,欢迎来到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国泰科技阿里巴巴店铺
        全国服务热线400-708-3588

        热门关键词:悬挂式干粉365BET导航_365比分网_微软365企业版 装置干粉365BET导航_365比分网_微软365企业版 球装置消防365BET导航_365比分网_微软365企业版 机器人自动消防水炮

        探访救生舱试点矿:给拯救生命备好诺亚方舟-行业动态-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悬挂式干粉365BET导航_365比分网_微软365企业版
装置,超细干粉自动365BET导航_365比分网_微软365企业版
装置,避难硐室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探访救生舱试点矿:给拯救生命备好诺亚方舟

        文章出处: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 2011-04-11 14:57:00

        统计数字显示,在煤矿发生事故的第一现场因爆炸、坍塌等立刻遇难的人员只占总遇难人数的10%左右,绝大多数是由于氧气耗尽、吸入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而窒息死亡的。如果矿工能戴着自救器在安全时间内到达一个可维持基本生命需求的避难场所,就可以大大减少伤亡。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矿作为国内第一座试点矿,已经在北三采区安装了8台可移动式救生舱。   放入硐室的可移动式救生舱   可移动式救生舱后部的紧急入口   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矿北三采区工作面,井下420米,海拔520米。周围的一切都暗了下来,只有头顶上的矿灯在闪亮。记者沿着紧急避险指示标识一直向前走,大约20分钟以后,远处有灯光进入视线。随行的常村矿技术员郑祥举告诉记者:“那就是可移动式救生舱了。”   入舱体验一番   ■救生舱内的设备与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压风供氧系统、通讯系统相连,断电时还有备份;舱内有水、食物和氧气,温度和湿度可调控。   转动转盘打开舱门,门左右两侧的小孔中立刻有气体喷出,形成了一道气幕。“舱门打开的一瞬间,单点阀自动开启,氮气喷出,阻止巷道里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舱内。井下发生冒顶舱门被堵住时,矿工可以从救生舱后部的紧急入口进入。”郑祥举解释说。   记者首先进入过度舱,舱内竖立的1个氮气瓶在舱门打开时同时开启,氮气喷出,也是为了不让有毒有害气体进入。过度舱的左侧挂着12盏备用矿灯,1盏可以用24小时。救生舱内虽装有照明灯,但断电后,就要靠矿灯来照亮了。当矿工头上戴的矿灯电量不足时,就可以用备用矿灯。过度舱的右侧是1个马桶,大小便可以被及时清理掉,保证舱内清洁。   跨过一道门槛,记者进入生存舱。生存舱内有左右两排座位,掀开座位,下面就是储物箱,里面除了有空气净化剂外,还有几个小药箱,里面放着碘酒、纱布、绷带等,可以临时处理一些小的外伤。   坐在生存舱里,记者感觉和巷道里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气压高一些。“井下压风供氧系统向舱内输送新鲜风流,气压维持在200帕到400帕之间,以阻止有毒有害气体进入,这个压力是人体可以承受的。压风供氧管路埋在井下800毫米处,以防被瓦斯爆炸的冲击波破坏。当压风供氧管路被破坏时,可以打开氧气瓶,向舱内供氧。”郑祥举指着放置在生存舱左侧的4个氧气瓶说。   “舱内气压太高怎么办呢?”记者问。“救生舱的尾部有泄压孔,压力过大时,打开泄压孔,就可以减压。”郑祥举说。   在生存舱左侧悬挂的氧气流量控制显示器上,记者看到,根据舱内人数的多少,可以转动旋转开关调节氧气流量。生存舱右侧悬挂着监测监控探头,其中一个可以同时监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浓度,一旦浓度超标,警报器的红灯就会闪亮;另一个可以监测舱内的温度和湿度。监测监控探头旁边是一台可视电话,可以与地面调度室取得联系。   从生存舱再往里走就是设备舱。“这是蓄冰空调。”郑祥举指着空气净化器边上的一个大箱子说,“救生舱的钢结构外壳可以隔热,蓄冰空调也可以降温除湿,平时舱内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救生舱在常村矿做过瞬时温度达1240摄氏度的高温试验和10多次抗爆试验,可以承受2.3兆帕的爆炸冲击波。”   蓄冰空调旁边的电机可以为舱内所有设备提供电力供应,断电时,依靠里面的镍氢蓄电池,电机就可以继续工作。蓄冰空调旁边是一个冷藏箱。记者小心翼翼地打开箱门,看到里面放着压缩饼干和纯净水。“生存舱可以容纳8人,多可容纳12人。目前,我们配置的水、食物和氧气可以供24人96小时的生存需要。另外,舱内所有设备的运行时间都可以维持96小时,也就是4天时间。”郑祥举说。   完成全员培训   ■近7000名职工接受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演练已于5月进行过一次,计划每季度一次。救生舱的日常维护任务已分到各班组。   正在此时,走进来1名职工。他说:“今天轮到我打扫救生舱。近来参观的人不少,每次参观的人走后,我们都要做一次清洁。救生舱日常的维护任务已经分配给各班组了。平时我们一天要做3次维护,包括通风,给舱门注油,检查食品的保质期,还要进行设备检测,如防爆性能的检测等,看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另外还要检查避险指示标识是否完好。因为井下潮气大,所以要经常检查设备是否生锈。我们每天要填写记录,上报给值班室。而监测系统的检测、仪表的校验与更换由矿上的自动化中心负责。”   “很多人在救生舱里,时间长了,空气不好,怎么进行空气净化呢?”记者想知道职工对这个新事物了解多少。   这名职工熟练地打开空气净化器的门,指着里面的一个塑料包说:“这是空气净化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碱石灰。空气质量不好时,传感器会发出语音提示。打开空气净化剂的外包装,启动空气净化器,过一会儿,舱内空气就新鲜多了。另外,启动风机可以实现舱内空气的小循环,并将有害气体排出。”   他说的头头是道。原来,常村矿从今年4月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该矿请来了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讲原理、讲操作,为近7000名职工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全员培训以后,常村矿还利用每周二、五的班后会时间,进行复习。同时,该矿从今年4月开始每天在电视上播放救生舱操作规程录像片,24小时不间断;从10月开始,每天晚上从8点20分开始,播放40分钟。   “矿上进行过实际演练吗?”救生舱是否经历了实战的检验是记者关心的。“5月10日,矿上进行过一次演练。现在,井下每隔50米有一个群呼机。那天下午5点多,群呼机里发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的喊话。班长立即组织我们撤离工作面。当时,我们戴着自救器,大约用了20分钟就到了救生舱。沿途有明显的避难指示标识,很容易找到。但真的到了救生舱里,我还是有点手忙脚乱,一边回忆那些条文,一边操作。在生存舱里待了7个多小时以后,我心里觉得很烦躁,后来才慢慢平静下来。要是舱里能增加心理调节的设备就更好了。通过这次演练,我对路线逃生更熟悉了,设备操作也比较熟练了。矿上说一个季度演练一次,模拟瓦斯爆炸、火灾、顶板事故等各种情况,特别是准备在交接班时进行演练,因为那时井下的工人多。”这名职工说。   “食品要定期更换吗?”记者问。“一个救生舱要放10桶压缩饼干,有些食品买来时就已经生产了一段时间。食品和水不但都要定期更换,而且还要提前几个月更换。除了食品以外,药品也要定期更换。”这名职工说。   “一个工作面采完了,采另一个工作面时,工人离救生舱的距离发生变化怎么办?”记者问。   “救生舱是可移动的。到时我们用运输机把救生舱运到另一个离工作面近的地点。救生舱长6.3米、宽1.4米、高1.8米。北三采区工作面巷道窄处宽4.5米、高3.3米。你看,现在救生舱是放在1个硐室里,这个特为救生舱建的硐室宽1.8米。新的地点确定以后,我们再建1个新的硐室。建1个硐室1个班的职工七八个小时就干完了,是采用锚杆支护,工程量不太大。救生舱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矿上马上就组织职工演练,熟悉逃生路线。”郑祥举说。   井下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可为零散作业人员提供避难场所。永久避难硐室每班安排2名专职维护工。维护工都接受过专门培训,持有上岗证。   离开救生舱,记者向北翼辅助进风巷走去。常村矿在进风巷50米处的轨道上山与皮带上山之间,建了1个永久避难硐室。   “这个永久避难硐室建了半年时间,是为整个采区准备的,特别是为零散作业人员准备的,包括瓦检员、安监员、通风员、机电维修人员等。这个硐室长39米、宽3.5米、高3.8米,可容纳80人到100人,设备配置基本与救生舱一样,只是数量增加了。它是拱形结构,抗压性能强;采用多重支护,确保防爆性和密闭性。因为空间大,所以就是进少量的水,也不要紧。”郑祥举说。   经过四道风门,记者进入永久避难硐室。1名硐室维护工正在进行仪表校验。他说:“矿上要求这个岗位有5年以上的机电工工作经验。我以前是机电工,后来经过紧急避险系统的全面培训,拿到了上岗证,现在是专职硐室维护工,属二线岗位。永久避难硐室每个班有2名专职维护工。我们平时负责设备的维护,发生事故后要能熟练地操作设备,为职工提供服务。”   他带我们来到一个粗粗的管道旁边说:“地面打了一个钻孔,这个管道与地面相通,直径有188毫米。通过这个管道,井上、井下可以通话。当井下断电时,地面可以为井下供电。当永久避难硐室里的水、食物和氧气供应不足的时候,地面可以通过这个管道把食品、水送到井下,同时把地面新鲜的空气压送到井下。清理管道周围的杂物也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工作。”   “救生舱移动方便,可以随着工作面的推移而移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永久避难硐室不能移动,过一段时间还能用吗?”记者问。“一个采区一般服务年限为10年至12年,所以建永久避难硐室也是有必要的。在永久避难硐室的各项费用中,设备费占60%,工程费占40%。”这位维护工回答。   离开永久避难硐室,记者继续向前走。“这是临时避难硐室,建在2个进风巷之间,这里有新鲜的风流。临时避难硐室长10米、宽5米、高3.3米,可为30人提供96小时的生存需要,主要是为附近的零散作业人员准备的。与永久避难硐室相比,临时避难硐室没有地面钻孔。当工作面向前推移时,我们再建新的临时避难硐室,设备则可以重复使用。虽然原则上避难硐室是为流动人员准备的,救生舱是为工作面的固定岗位职工准备的,但矿上要求灾情发生时,都要本着就近的原则紧急避险。”郑祥举说。   重在源头治理   ■到2011年底,常村矿还将购置50台救生舱。该矿一直把源头治理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建井下救生舱只是其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一个方面。   升井以后,记者在地面看到了1辆常村矿自主研制的“新概念车”。这辆重3吨的紧急救援车上备有柴油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监测监控系统操作台、通讯设备、流食装置等。   灾情发生时,这辆紧急救援车立即开往通向永久避难硐室的地面钻孔处,打开平时封闭的钻孔盖,与井下取得联系。借助这辆紧急救援车,在永久避难硐室里,避难人员可以生存几个月时间,等待援救。   “在地面钻孔处重新建一套系统,配置各种设备,成本比较高。现在有了这辆紧急救援车,各项成本都大大降低。”郑祥举说。   据了解,常村矿是高瓦斯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容易发生冒顶事故,所以潞安集团决定在常村矿进行井下救生舱试点。目前,常村矿在采煤工作面安装了4台救生舱,在掘进工作面安装了2台救生舱(另外还有2台放在临时硐室里)。1台救生舱200多万元,其中设备投入20多万元,里面的压缩饼干每桶900多元。救生舱每年的维护费为2万多元。该矿建1个永久避难硐室包括设备在内共投入了840万元,一年的维护费要10万多元。   在常村矿,紧急避险系统的维护费都是从安全费中提取的。近年来,该矿安全费逐年增加,目前从吨煤中提取30元,每年的安全费达上亿元。该矿用于技术改造的费用也逐年增加,目前采掘机械化水平都已达到100%,北三采区已经建成了六大系统,并实现了紧急避险系统和其他五大系统的无缝对接;其他采区已经建成了除紧急避险系统以外的五大系统。   据了解,到2011年底,常村矿还计划购置50台救生舱。到2012年,该矿要实现井下三级紧急避险系统的全覆盖。为此,该矿还要在南六采区和470水平建2个永久避难硐室,再建5个临时避难硐室,保证容量足够大,还要有富余,确保发生事故时所有人都可以到救生舱或避难硐室里避险。另外,该矿还要在资源整合矿井建救生舱。   “井下建救生舱就像为职工买了一份保险,是一件大好事,职工们觉得心里踏实多了。安装救生舱,可以在发生事故时把伤亡率降到较低,但我们现在担心的是在逃生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另外,发生瓦斯爆炸后,离爆炸现场较远工作面的工人可以进入救生舱,但发生瓦斯爆炸工作面的工人安全逃生的可能性就小了。所以,井下虽然有了救生舱,但永远也不用才是好的。要真正实现零伤亡,还要靠管理。”常村矿一位管理人员说。   如果说救生舱是后一道防线的话,那么常村矿在安全生产上有四道防线——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该矿把源头治理作为基础,把瓦斯零超限作为重中之重,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自2009年至今实现了无轻伤以上事故。   目前,常村矿采煤工作面每班29人,掘进工作面每班14人。虽然采掘机械化水平已达到100%,运输系统也实现了机械化,但由于设备性能不是十分稳定,不能实现定制和联动,不能在井上遥控,还需要工人在井下操作按钮。“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的可靠性,进一步实现井下减员。”常村矿一位技术人员说。   严格市场准入   ■应根据井型特点和煤层特点研发不同类型的救生舱。我国救生舱市场很大,行业标准正在讨论中,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十分必要。   记者在常村矿看到了救生舱的安标证书。据了解,该矿井下的救生舱是潞安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2006年研发工作开始,2008年3月样舱设计完成,经过了各方面的性能测试。   “救生舱也在不断完善之中。”潞安集团曾参与救生舱研发工作的一位技术人员说,“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讲,安装大的救生舱比小的救生舱更实际,可以减少救生舱的数量,进而减少设备的投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巷道窄,大的救生舱不能整体运到井下。常村矿是将救生舱在井上拆装成两部分,再运到井下安装。如果能将救生舱整体运到井下会好些,可以避免拆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一是需要在新井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安装救生舱的需要,二是除了钢结构救生舱外,还要研发软体救生舱。”   他说:“常村矿井下的救生舱是由陕西重生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已获得了煤矿安全标志。但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还没有获得煤矿安全标志,质量也参差不齐。希望救生舱行业标准能尽快出台,包括产品、使用、管理、维护各方面的标准。另外,救生舱前期投入较大,所以降低成本是下一步研发工作的目标之一。”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装备处处长李新锁说,我国煤矿井型大小不一样,煤层赋存条件不同,比如有些煤矿巷道窄,有些煤矿是薄煤层开采,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安装不同型号的救生舱。目前,建救生舱的资金来源一是靠每年的国债资金,二是靠省财政拨款,三是企业从安全费中提取。地质条件复杂、资金投入大都不能成为借口。救生舱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联合科研机构研发适合自身地质条件的救生舱,不能因为前期投入大就有畏难情绪,要从关爱矿工生命的角度去认识建设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性,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对设计、施工、验收环节严格把关,编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制度。   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科技装备处了解到,目前山西五大煤炭企业集团正在加紧推进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向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汇报一次,山西煤监局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每半年进行一次联合督察。我国井下救生舱市场很诱人,目前已有众多企业欲进入这一新兴市场。对此,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科技装备处张明生处长指出,救生舱的行业标准正在制定中,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十分必要。

        文章标题:探访救生舱试点矿:给拯救生命备好诺亚方舟 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编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uphoto.com

        此文关键字: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